在我国古代漫长的五千年历史当中,出现了被后世顶礼膜拜的圣人,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帝王若唐尧、虞舜、夏禹等,他们因为自己的言行、品德和思想对那个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被世人铭记在心。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自汉武帝时,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我国数千年,直到今天依然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如今漫步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都可以看到孔子的塑像。尧舜禹成为后世帝王安邦定国的楷模,连不务正业的明朝天启皇帝,都劝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说:“来,吾弟当为尧舜。”
但是真正把功业、品德和言行三者统一的人,纵观古今凤毛麟角,也就是古人讲的“三不朽”指的是
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三不朽”的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一,曾国藩只算半个。另外一种说法是,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孔子的思想虽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然而其功业黯然失色。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有建树。泽披后世、光照千秋。
该篇幅主要介绍近五百年来第一完人,明朝一哥王阳明。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阳明”是他的号。王阳明是无可争议地实现了“三不朽”传奇人物。王阳明出生在 一个官宦世家,典型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当朝状元,官居南京吏部尚书。
王阳明从小天资聪颖,但是从来都不是老师和父亲省心的乖宝宝。出生书香门第的他,从小立下了成为“圣贤”的志向,这在父亲看来简直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像孔子、孟子、朱熹那样的近乎于封神的人,岂能是我们普罗大众所能效仿,恐怕连提鞋都不配。
立功
王阳明在28岁那年,考中进士。所谓“龙生龙、凤生凤”,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宦海生涯。数年之后,被朝廷派去江西处理棘手的山区土匪。江西匪患猖獗,这些土匪已经在那里胡作非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逍遥无法长达数十年。
这次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克星,虽然土匪作战勇敢,消息灵通。但是他们遇到了如神仙般的军事天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王阳明用了一年的时间,把那里的土匪肃清,消灭土匪万余人。令当地百姓感激不尽,真是遇上了大救星。
王阳明的第二军事大手笔,就是平定了江西的宁王叛乱。盘踞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不甘寂寞。尽然组织了六万兵马,声势浩大,很快攻陷了江西九江,还要继续沿江东下,攻克南京。王阳明带领八万军队,采用围魏救赵之计,迫使宁王回援南昌。双方激战于鄱阳湖,经过30多天的大战,宁王最终兵败被俘。
立德
王阳明由于得罪朝廷当权太监刘瑾,35岁那年被贬谪到了贵州龙场。从一个从小衣食无忧的官二代,流放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和仆人一起动手,修房子。教化当地民众,在今天的修文县兴建龙岗书院。教导蒙昧无知的“夷民”,读书明理。为当地的文化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学识和德操,受万世敬仰。
立言
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讲学,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学说。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他的学说对于后世的国内乃至东亚尤其是日本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明朝嘉靖年间扳倒奸臣严嵩的徐阶,就是阳明学的传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无一不是阳明学的忠实粉丝。
近代的几位响当当的大人物如曾国藩、孙中山、梁启超、开国伟人无一不是阳明学的小迷弟。
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力,尤其深远和有意义,日本明治维新的几位明星如首相伊藤博文和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值得一讲的是在甲午海战中击败北洋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又打败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更是把王阳明当作自己的偶像,“一生伏首拜阳明”七字成为他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