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新兴政权建立之初,除了进行军事动员准备外,重建法理往往成为首要任务。新政权需要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推翻现政权的理由,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这种法理在古代主要包括吊民伐罪、打倒政权的旗号以及禅让等形式。
1、周文王的出征理由
周文王在灭商之前发布了动员令,《尚书·牧誓》中提到了纣王“俾暴虐于百姓”。这看起来像是吊民伐罪的理由。然而,这里的“百姓”并非指黎民百姓,而是指商朝以外的宗族支系,也就是除王族外的其他族群。因此,周文王伐纣并不能完全归类为吊民伐罪,而且这个理由还是列在动员令的最后一条。
2、周文王祭祀商朝先王的合理性
周文王发布的《牧誓》中列举了纣王的多项罪状,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纣王不重视祖先的祭祀仪式。在商周社会中,祭祀是国家大事,商朝先王们的祭祀非常重要。周文王指责纣王不祭祀祖先的行为是有依据的,而且这个指责在当时的商人和周人眼中都是可以被普遍认同的。
3、周文王的血缘关系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和甲骨卜辞的研究,周文王与商朝王室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陕西地区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提到了商朝先王成汤、武丁和帝乙,这些甲骨很可能是由周文王等人祭祀商朝先王而制作的。此外,甲骨卜辞中还出现了“衣王田至于帛,王唯田”等内容,显示出周文王与商朝王室之间的血缘联系。
4、血缘关系的历史背景
在商周时期,不同姓氏并不一定代表异族,商周两个王室之间存在着长达数百年的血缘姻亲关系。商朝王室中有姬姓和子姓,而姬姓与周文王同为周人王室,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甲骨卜辞的研究也显示,商王先母妣考中有几位为姬姓。因此,周文王作为商朝后裔具备了以祭祀商朝先王的合理身份。
周文王祭祀商朝先王的行为在当时具备了合理性。他以自身作为商朝后裔的身份,祈求成汤、武丁和帝乙等商朝先王的庇佑,以确保自己灭商的成功。这种行为也反映了周文王与商朝王室之间长期的血缘联系。通过对考古发现和甲骨卜辞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周文王祭祀商朝先王的合理性和背后的历史背景。这为我们解读古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