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华扮演的狄仁杰,令人印象最深刻除了他的断案如神,无疑就是头顶的一大堆官职。
剧中,每每地方发生震动全国的大案,武则天都会先给狄仁杰封一大堆官职,然后让他代天巡狩,去地方查案。
查案过程中,狄仁杰经常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伪装成普通百姓,深入民间调查。
途中,遇到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他都会上前大喊住手,严厉斥责那些贪官污吏,斥责其同时,往往不会主动报上自己名号,只是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斥责其欺压百姓的可恶行径。
这时,不知狄仁杰真实身份的贪官污吏,见其敢斥责自己,就会大喝道:
“你是何方刁民?”
此时,被骂是“刁民”的狄仁杰,他就会以十分骚包的姿态,带着不屑的眼神对贪官污吏说: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
听到狄仁杰说出自己的身份后,无论贪官污吏是何官职,是地方大员也好,还是名门显贵也罢,他们都会做出一个相同的反应:浑身发抖,惊恐地跪在狄仁杰面前,不知所措。
发抖、惊恐的同时,颤抖地说道:
“下官该死,不知是阁老驾临,冲撞了阁老,请阁老恕罪。”
贪官污吏求饶时,狄仁杰又十分骚包,用不容置疑且十分威严的语言说道:
“念你初犯,本阁暂不与尔等计较,起来吧!”
以上片段虽来源于电视剧,剧情难免夹杂着虚构、宽大的成分在,但狄仁杰报出自己的官职,贪官污吏听后瑟瑟发抖,这个场景绝对是真实存在过。
虽然狄仁杰所在年代距今千余年,他的真实过往无从亲眼所见,但若知晓“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官职在武周朝的地位,那么就不会怀疑他们看到狄仁杰就会瑟瑟发抖。
那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到底是多大的官?它凭什么能让官员闻风丧胆、诚惶诚恐呢?
PS:以下内容仅以武周之前为准,武周之后暂不讨论。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官职名称是武周朝特有的。
初看这个官职名,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女性化。
是的,不论是凤阁,还是鸾台,都带有浓重的女性化意味,毕竟无论是凤,还是鸾,在古代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用来代指女性。
为什么官职名会这么女性化呢?因为武周朝的皇帝武则天是个女性。
作为中国封建史上唯一被认可的女皇帝,武则天即位后为了凸显女性当政的政治环境,大规模修改了前唐官职,很多转变为带有很浓重女性色彩的名称,诸如凤阁、鸾台等。
武周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叫什么呢?
《新唐书.百官志》载:
“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垂拱元年改门下省曰鸾台。”
由此可知,凤阁就是中书省,鸾台就是门下省。
依此,我们便可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生起这样一个疑问:中书省、门下省都是什么?
唐初沿袭隋制,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六部即吏、礼、兵、度支(贞观二十三年改户)、刑及工部,这九个衙门即唐初最高中枢,握着大唐最高权柄。
三省掌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执行。
中书省,负责协助皇帝制定政令和政策;门下省,负责审查中书省制定的政令和政策,若有不合规之处则可行使“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的权力;
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查无误的政令和政策。
归属尚书省的六部,就是具体执行颁布于天下的政令和政策的机构:
吏部掌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武官铨选考核(五品以上送中书门下,六品以下量资注定)及军籍、地图、疆界、边防、车舆、厩牧、驿传、装备、军械、仪仗等军事行政之节制;
户部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
工部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简而意赅地说,唐初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最大程度确保了中央朝廷颁发于天下的政策和政令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说完三省的职能,再说三省的掌舵人。
中书省,首长是中书令;门下省,首长是侍中;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
作为全国最高权力中枢的掌舵者,这三位就是唐初的宰相,百官之首,位高权重。
值得注意的是,《新唐书.百官志》载:
“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到了太宗时期,由于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过尚书省尚书令,故而太宗之后,尚书令虽依然存在却不再任命官员担任,原是尚书省副职的尚书左右仆射就成为尚书省实际最高长官。
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这四人,就是唐初仅次于唐皇的最高领导层。
他们是百官公认的首领,执掌唐朝最高权柄,权力大到连皇帝都不敢轻易得罪,甚至皇帝有时还得被迫听他们的,因为唐初是门阀政治。
臣子拥有如此权势,甚至能封驳圣旨,引导全国政策和政令的走向,岂能不被皇帝忌惮呢?
这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诞生的根本原因——
牵制三省长官,防止三省长官串联而威胁皇权。
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又会升起这么一个疑问:
既然害怕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四人威胁到皇权,为什么不再多加几个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呢?人一多,他们不就互相内讧,皇帝就能坐收渔翁之利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来,由于三省长官互不统属,职权又互相牵制,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制定政令和政策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和政策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
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在门下省设一名为“政事堂”的办公机构,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在此合署办公,有问题当场解决,四位长官商量好,三省官员自然不会有扯皮的事情发生。
如此,唐初朝堂便形成了一个惯例,只要能进“政事堂”处理国政,即为“宰相”。
为什么太宗要设“政事堂”?除了避免扯皮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为接下来分权做准备。
唐初,仅有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三相有资格处理国政,这是皇帝绝不容许的事情,毕竟越少人执掌国事就越容易产生单个利益集团,从而架空皇权。
唐高祖时期,由于李唐和李唐皇族地位尚未稳固,故而只能对门阀世家百般屈服,甚至被迫将部分皇权分给门阀世家,任由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三相掌国政。
到了太宗时期,随着李唐和李唐皇族地位日渐稳固,太宗李世民随即开始准备分三相的权。
先是以尚书令自己担任过,不再适合他官担任为由,变相抬高尚书左右仆射的地位,使三相变四相。
之后,李世民又以三省分开易扯皮为由,设“政事堂”,设政事堂的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为防止扯皮,而是为分权做准备。
李世民设“政事堂”,就是为方便安插自己的人进入“政事堂”,从而分四相的权。
事实也的确如此,“政事堂”设立不久,李世民就让自己的亲信时任吏部尚书杜淹、秘书监魏征以“参豫朝政”的临时官衔前往“政事堂”参预国事,与四相同掌国事。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不直接封吏部尚书杜淹、秘书监魏征或为中书令,或为侍中,或为左右仆射呢?
首先,一个萝卜一个坑,四相皆是朝中重臣,势力盘根错节,不是轻易能替换的。
再是,若直接撤换四相,改由亲信担任,势必会引起那些门阀世家的反扑,引起朝堂动荡。
其次,李世民建“政事堂”的目的本就是为了限制尾大不掉的四相的权力,如果他再给予亲信这个官职,兜兜转转到最后不是还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吗?
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继续出现,给一个有资格进入“政事堂”的临时官职,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临时官职随时都可以撤销,而不会触碰到任何人的利益。
“参豫朝政”这个临时官职,就是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雏形。
贞观八年,李世民心腹大臣李靖因足疾辞官,李世民乐其不眷念权势,又念其劳苦功高,虽许其致仕,却不许其离朝,下旨封他“平章政事”(平章政事云者,乃商议国家大事之谓也)的临时管辖,使其仍可入“政事堂”与其他宰相共商国是。
此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平章事”的由来。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任命心腹李抟“同中书门下三品”临时官职进入“政事堂”,参预国事。
《新唐书.百官志》载:
“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
当时中书省首长中书令,门下省首长侍中官居三品,李世民为让李藿“政事堂”后,能与其平起平坐,遂赐予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临时官职,使其拥有与其一样的地位和权力。
“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
《新唐书》载:
“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
唐高宗时期,要想成为进入“政事堂”处理国政的宰相,除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中书令外,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否则就不能成为宰相。
当然,唐初官员要想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本官品级要三品以上。
然而,唐初三品以上官员就那么几个,且还必须是皇帝的亲信,如此能选择的就那么几个,皇帝的亲信又不一定是三品以上官员。
对于这些既不是三品,又是皇帝亲信,皇帝又想让他进入“政事堂”的,自高宗永淳元年始,他们会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临时官职,位在“同中书门下三品”之下。
简而意赅地说,“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副宰相。
正如《新唐书》所言:
“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无论是正还是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朝堂上地位和权势都是最顶尖的一批官员。
武则天即位后,沿袭唐初官制,职能不变,只是有些官职更改了名称。
如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在武周朝变更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官职,它也是宰相之职,与其他宰相同掌国政。
作为统领百官、执掌国政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他自然有令皇亲国戚、封疆大吏颤抖的资本。
说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来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与刺史相比,谁大谁小。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多解释。
纵使上州刺史官居从三品,与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四品(691年担任此职时,任正四品下地官侍郎,也就是户部侍郎;697年担任此职时,任正四品上鸾台侍郎,也就是门下侍郎)相比,高出一个品级,但宰相显然要比刺史这个地方官员大。
更别说,唐代朝廷普遍存在重京官,轻外官的传统。
武周时期宰相韦嗣立曾说:“朝廷物议,莫不重内官,轻外职,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诉。”
朝廷存在这种风气,相对中央宰相而言,地方刺史的地位能高吗?